天才一秒记住【狂风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kfzw.net
他顿了顿,声音低沉下来:“她是个诗人。
1976年冬天,因为朗诵北岛的诗被捕,三个月后死于‘突发性心衰’。
可我知道,她是被活埋进雪坑的。
那天晚上风太大,没人听见她的呼救。”
谢兰默默将《德香纪要》推到他面前。
“那你来这儿,是为了什么?”
“为了继承。”
周默抬头直视她的眼睛,“你说只有亲身经历丧失之痛的人才有资格决定是否原谅。
我已经失去了母亲,又差点失去自我??在‘灰烬协议’执行期间,我也曾亲手烧毁过别人的日记。
但现在,我想赎罪。
我想让这些记忆活下去。”
那一夜,两人彻夜长谈。
他们拼凑出更多被掩埋的真相:原来早在1950年代末,苏萤便意识到人类集体遗忘的危害远大于个体创伤。
她提出“情感存续系统”
构想,试图通过生物媒介将真实记忆以情绪频率的方式传承下去。
但这一理念被视为对国家叙事的威胁,项目屡遭打压。
谢婉秋作为助手,冒险将部分研究成果藏匿于民间酒坊,借酿酒工艺封存记忆信息;而林知夏,则是第八位也是最后一位成功接入系统的“容器”
,她的身体成了最终载体,将所有断裂的记忆重新织入大地脉络。
“所以井水不只是水。”
谢兰喃喃道,“它是酒,是血,是千万人未曾说出的话酿成的液体。”
“没错。”
周默点头,“而我们现在要做的,不是保护它,而是传播它。”
次日清晨,谢兰召集村民开会。
她站在祠堂前的老槐树下,手中捧着母亲的手稿,声音不大,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。
“这口井不属于我,也不属于樟树村。
它属于所有被抹去名字的人。
如果我们继续把它锁在这里,那就等于重复当年的错误??把真相当成秘密供奉起来,而不是让它回到人间。”
人群中响起低声议论。
有人担忧外来者会破坏风水,有人害怕政府再来查封。
但更多人沉默着,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。
这时,一个小女孩举起手:“老师说,昨晚我又梦见那个白衣奶奶了。
她说,种子要撒出去,才能长成森林。”
谢兰笑了。
她转身看向周默:“你有办法吗?”
周默点头:“共感网络仍在运行,虽然各国封锁节点,但私人终端仍有接入可能。
如果我们将井水样本与特定音频结合,制成可复制的‘记忆胶囊’,就能绕过审查系统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