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狂风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kfzw.net
“不是神话。”
专家结论写道,“某些情感强度足以影响地质结构。
我们正在见证‘心念造物’的实证。”
***
“净脑联盟”
的反击随之而来。
2099年腊月初八,一场伪装成学术会议的袭击在日内瓦举行。
十七名国际记忆学者受邀参加“跨文明口述传承研讨会”
,实际会场地下埋设了新型声波抑制装置,代号“静默之心”
。
当第一位学者开始深情回忆童年祖母时,设备启动,定向频率直击大脑边缘系统。
现场九人当场昏迷,四人永久性丧失情感记忆,三人陷入植物状态。
消息传回知夏镇当晚,全镇灯火通明。
没有人提议报复,没有人呼吁战争。
他们做了更安静的事??**全员讲述**。
从午夜零点开始,每一位居民轮流走到井边,面对陶碗,讲述一个关于“失去与铭记”
的故事。
不论长短,不论技巧,只求真实。
周默讲了谢兰临终前最后一夜。
她说:“别哭,我只是换了个地方听故事。”
阿禾外婆讲了滇西森林里一棵会哭的树,那是她丈夫牺牲前最后见到的景象。
连三岁的娃娃也被抱来,奶声奶气地说:“妈妈说哥哥夭折了,但我梦见过他,他送我一颗星星糖。”
声音汇成河流,流入井中,穿透地壳,顺着菌丝网络奔涌全球。
二十四小时内,**全球共发生4,721起自发性口述事件**,涵盖137种语言,主题高度集中于“思念”
“悔恨”
“未完成的告别”
。
最远的一次发生在格陵兰岛因纽特村落,一位老人用古老歌谣形式讲述了百年前族人被迫迁徙的伤痛。
唱完后,村外冰原裂开一道缝隙,喷出温泉水柱,水中悬浮着无数微小晶体,经分析,成分与知夏镇井水几乎一致。
“净脑联盟”
设在挪威的秘密基地当天全面瘫痪。
监控显示,所有工作人员在同一时间停下工作,抱住头颅,反复低语:“我记得……我记得妈妈的味道……”
事后调查发现,基地主服务器中多出一段无法删除的数据流,内容竟是数千段童年回忆音频,来源不明,传播路径无法追踪。
科学家称之为“记忆反噬”
??当集体讲述的能量突破阈值,连最精密的理性控制系统也会被人性洪流冲垮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