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狂风中文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kfzw.net
不是电子音,也不是金属撞击,更像是某种古老乐器被风吹拂发出的鸣响。
全球十七个共感节点同时记录到一次超维度能量释放,持续整整九分钟,频率稳定在**89.7Hz+π2调制波**,恰好能激活人类松果体中的隐性神经簇。
当晚,世界各地共有**2,1人**报告做了相同的梦:他们站在一条无尽长廊中,两侧挂满照片,每一张都在呼唤他们的名字。
只要回应一句“我记得你”
,相框就会亮起紫光,化作蝴蝶飞向星空。
科学家称之为“群体性记忆复苏现象”
。
而最离奇的案例发生在蒙古戈壁??一座废弃寺庙的地窖中,僧人后代清理尘封经书时,发现一本从未见过的《口传录》,首页写着:
>“此书由未来孩童之泪书写,唯有真心讲述者可见。”
翻开后,竟是阿禾过去一年所讲的所有故事,一字不差,甚至包括她在梦中低语的内容。
***
回到知夏镇后,阿禾发起“百日千名”
行动:动员全镇居民,在一百天内讲述一千个真实人物的故事,每人至少负责三个。
不限身份,不论生死,只求真情实感。
孩子们拿着小本子挨家挨户采访,记录下那些即将湮灭的姓名与片段:
-“李桂香,1938年生,做过赤脚医生,救过十三个人,最爱唱《南泥湾》。”
-“赵大柱,1952年参军,抗美援朝负伤截肢,回家后养了二十年蜜蜂,蜜特别甜。”
-“王小妹,1987年溺亡于村塘,年仅八岁,死前攥着半块麦芽糖,说是留给弟弟的。”
这些名字被刻在陶片上,投入井中。
每沉入一片,水面便泛起一圈金纹,随即消散于无形。
第七十八天,奇迹发生。
井水突然沸腾,蒸腾出大量雾气,在空中凝聚成一幅巨大影像:是知夏镇百年前的老街景,行人穿长衫、挑扁担,骡车辘辘驶过青石板路。
其中一人停下脚步,抬头望向天空,嘴角微扬。
监控比对发现,那人正是谢兰的父亲,已于1943年死于战火。
“他看得见我们。”
阿禾喃喃道。
紧接着,影像切换??火星基地温室中,陈守仁正抚摸那株开花的樟树,忽然抬头,仿佛感应到什么,缓缓举起右手,做出一个“V”
字手势。
同一秒,知夏镇井面浮现出新的文字:
>“谢谢你们,让我爷爷也看到了我。”
***
除夕夜,全镇齐聚焚炉前。
这一次,没有人讲话,也没有人点火。
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,手中握着写有名字的纸条,闭目低语。
风穿过山谷,掠过七十二棵樟树苗,叶片轻轻摩擦,发出沙沙声响。
那声音渐渐变得有序,竟组成一段旋律??是谢兰生前最爱哼的小调。
周默靠在轮椅上,气息微弱,却露出满足的笑容。
他知道自己快走了。
但他不怕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